香港最真正最准资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

3.15宣传周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 2024-03-06 点击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融入到了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由于老年朋友年龄较大、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对新事物了解不足等原因,一些犯罪分子以“高收益”、“中大奖”等话术为诱饵,对老年人实施金融诈骗,让他们遭受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老年人该如何“武装”自己,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呢?
一、严防个人信息泄露
  大数据时代,信息流动加快,个人隐私被窥探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对于不熟悉网络、诈骗辨别力较弱的老年人而言,需要加强防范个人信息及隐私泄露,如联系方式、医疗记录、财务状况、家庭地址等。
1、加强防骗意识
  不要被天上掉的“馅饼”所诱惑。比如打着中奖、秒杀、抢红包、免费领奖、低价抢购等旗号,引导填写个人信息或下载不知名APP、网址,老年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
2、加强保密意识
  对于自己与家人的通讯信息家庭住址、财产状况、身份证件号码、账户密码等信息,不要轻易告知他人。
3、加强沟通意识
  老年朋友要与家人密切沟通,尤其是无法确认自己是否上当受骗时,一定要及时寻求家人的帮助。收到如家人受伤需支付抢救费用、朋友急事求助之类的短信或电话,不要着急恐慌,要多方确认、仔细核对,哪怕是视频通话,也要谨防Al换脸、冒充家人诈骗的情况
二、金融消费注意事项
投资理财、消费养老、年金保障等概念,已经成为不少老年人的金融消费选项。进行金融消费时,老年朋友要谨防各类“新式骗局”,如假借官方名义的业务骗局、虛假“以房养老”骗局、非法代理退保骗局等。
1、办理业务到正规机构

一定要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切勿相信所谓的“熱人推荐”。如果遇到声称“可办理全国业务”的非正规金融机构,也不要相信,这是异地行骗的手段之一。
2、选择产品莫贪高收益

许多养老诈骗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高额利息”“入股分红”等虛假话术的助推。当有集资人表示他们的项目是“高收益、低风险”时,一定要提高警愓。
3、购买保险时注重合适

切勿过分在意销售活动的礼品和优惠。老年人群体选购保险时,应该更注重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要认真了解保险合同,真诚进行如实告知。

三、不轻信、不盲目操作

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老年人不熟悉电子设备的特点,打着“帮忙”、“代理”的名号,采取非法手段侵害老年人权益,窃取个人信息或造成财产损失。
1、设备使用勿托付他人
  无论是取钱、查询还是其他行为,都不要轻信他人的“介绍”或“指引”。需要帮助时,请寻求正规机构工作人员或是家人。
2、陌生信息不要轻信
  不要轻易相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邮件内容,尤其是当内容里附加不明链接时,不要好奇进行点击操作,避免受诈骗引导或植入病毒。不要随意扫描路边的二维码。及时拒绝送礼求扫二维码的行为。不要向任何人透露短信收到的校验码、验证码等交昜密码。
3、金融维权勿寻求代理
  对于已经购买的或即将购买的金融产品,如保险产品、理财产品等,相关文件一定要亲自签名,杜绝一切代签。存在维权需求时,一定要走正规途径,切莫相信“代理维权”、“代理投诉”、“全额退保”等黑色产业链。

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手段千变万化,加强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积极提升防诈骗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保护辛苦半生的劳动所得。

3.15宣传周风险提示

更新时间: 2024-03-06 点击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融入到了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由于老年朋友年龄较大、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对新事物了解不足等原因,一些犯罪分子以“高收益”、“中大奖”等话术为诱饵,对老年人实施金融诈骗,让他们遭受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老年人该如何“武装”自己,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呢?
一、严防个人信息泄露
  大数据时代,信息流动加快,个人隐私被窥探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对于不熟悉网络、诈骗辨别力较弱的老年人而言,需要加强防范个人信息及隐私泄露,如联系方式、医疗记录、财务状况、家庭地址等。
1、加强防骗意识
  不要被天上掉的“馅饼”所诱惑。比如打着中奖、秒杀、抢红包、免费领奖、低价抢购等旗号,引导填写个人信息或下载不知名APP、网址,老年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
2、加强保密意识
  对于自己与家人的通讯信息家庭住址、财产状况、身份证件号码、账户密码等信息,不要轻易告知他人。
3、加强沟通意识
  老年朋友要与家人密切沟通,尤其是无法确认自己是否上当受骗时,一定要及时寻求家人的帮助。收到如家人受伤需支付抢救费用、朋友急事求助之类的短信或电话,不要着急恐慌,要多方确认、仔细核对,哪怕是视频通话,也要谨防Al换脸、冒充家人诈骗的情况
二、金融消费注意事项
投资理财、消费养老、年金保障等概念,已经成为不少老年人的金融消费选项。进行金融消费时,老年朋友要谨防各类“新式骗局”,如假借官方名义的业务骗局、虛假“以房养老”骗局、非法代理退保骗局等。
1、办理业务到正规机构

一定要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切勿相信所谓的“熱人推荐”。如果遇到声称“可办理全国业务”的非正规金融机构,也不要相信,这是异地行骗的手段之一。
2、选择产品莫贪高收益

许多养老诈骗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高额利息”“入股分红”等虛假话术的助推。当有集资人表示他们的项目是“高收益、低风险”时,一定要提高警愓。
3、购买保险时注重合适

切勿过分在意销售活动的礼品和优惠。老年人群体选购保险时,应该更注重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要认真了解保险合同,真诚进行如实告知。

三、不轻信、不盲目操作

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老年人不熟悉电子设备的特点,打着“帮忙”、“代理”的名号,采取非法手段侵害老年人权益,窃取个人信息或造成财产损失。
1、设备使用勿托付他人
  无论是取钱、查询还是其他行为,都不要轻信他人的“介绍”或“指引”。需要帮助时,请寻求正规机构工作人员或是家人。
2、陌生信息不要轻信
  不要轻易相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邮件内容,尤其是当内容里附加不明链接时,不要好奇进行点击操作,避免受诈骗引导或植入病毒。不要随意扫描路边的二维码。及时拒绝送礼求扫二维码的行为。不要向任何人透露短信收到的校验码、验证码等交昜密码。
3、金融维权勿寻求代理
  对于已经购买的或即将购买的金融产品,如保险产品、理财产品等,相关文件一定要亲自签名,杜绝一切代签。存在维权需求时,一定要走正规途径,切莫相信“代理维权”、“代理投诉”、“全额退保”等黑色产业链。

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手段千变万化,加强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积极提升防诈骗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保护辛苦半生的劳动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