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真正最准资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

警惕“黑中介”,守护您的保险权益

发布时间: 2025-03-14 点击量:

一、代理退保常见手法

1、虚假宣传,承诺“全额退保”

话术套路:

“保险公司有漏洞,我们能帮你拿回所有保费!”

“你被销售误导了,我们有专业律师帮你维权!”

实际手段:要求消费者签署“代理协议”,收取高额手续费或押金,甚至直接截留退保金。

2、伪造证据,恶意投诉

操作方式:

教唆消费者虚构“销售误导”情节,伪造通话录音、聊天记录;

通过恶意投诉施压保险公司,扰乱正常经营秩序。

风险提示:提供虚假证据可能构成欺诈,需承担法律责任。

3、窃取信息,转卖牟利

隐蔽陷阱:

以“协助退保”为由,索要身份证、银行卡、保单、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将信息倒卖给黑产团伙,用于办理贷款、注册账户等非法用途。

4、诱导“退旧买新”,二次收割

连环骗局:

怂恿消费者退掉原有保险,转而购买所谓“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或“升级保单”;

实则为推广其他违规产品,再次收取佣金。

二、代理退保五大风险

1、资金损失

退保后失去原有保障,若重新投保可能面临保费上涨、拒保等风险;

支付高额“代理费”后,退保金可能被扣留甚至卷款跑路。

2、法律风险

参与伪造证据、恶意投诉,可能被列入保险行业“黑名单”,甚至面临法律诉讼。3、信息泄露

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遭转卖后,可能被用于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4、保障中断

退保后若发生疾病、意外等事故,将无法获得原保单的赔付,损失难以弥补。

5、征信受损

部分退保操作可能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导致未来贷款、出行等受限。

三、理性维权,牢记“三要三不要”

(一)“三要”原则

1、要通过正规渠道维权

如有退保需求,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或前往营业网点办理;

对保险合同有争议,可向当地银保监局、行业协会申请调解。

2、要核实对方身份

自称“监管机构授权代理”“保险公司合作单位”的,务必通过官方电话核实;

拒绝与身份不明的“网络代理”签订任何协议。

3、要保护个人信息

不向陌生人透露保单号、手机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

定期修改账户密码,注销不再使用的金融APP。

(二)“三不要”警示

1、不要轻信“退保理财”话术:警惕“退保投资高收益项目”等诱导,保险保障与高风险投资不可混为一谈。

2、不要签署空白授权书:拒绝签订代理退保协议、委托书等文件,避免被恶意利用。

3、不要参与恶意投诉:勿为短期利益配合伪造证据,真实、合法诉求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四、遭遇代理退保诈骗如何应对

1、立即止损

终止与“代理方”的一切联系,停止提供个人信息或支付费用;

已签署协议的,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2、主动报案

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报警;

向银保监会12378热线举报违规线索。

3、联系保险公司

及时告知保单异常情况,申请冻结账户或修改密码;

重新评估保障需求,避免盲目退保。

(陕西分公司供稿)

 

 

警惕“黑中介”,守护您的保险权益

更新时间: 2025-03-14 点击量:

一、代理退保常见手法

1、虚假宣传,承诺“全额退保”

话术套路:

“保险公司有漏洞,我们能帮你拿回所有保费!”

“你被销售误导了,我们有专业律师帮你维权!”

实际手段:要求消费者签署“代理协议”,收取高额手续费或押金,甚至直接截留退保金。

2、伪造证据,恶意投诉

操作方式:

教唆消费者虚构“销售误导”情节,伪造通话录音、聊天记录;

通过恶意投诉施压保险公司,扰乱正常经营秩序。

风险提示:提供虚假证据可能构成欺诈,需承担法律责任。

3、窃取信息,转卖牟利

隐蔽陷阱:

以“协助退保”为由,索要身份证、银行卡、保单、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将信息倒卖给黑产团伙,用于办理贷款、注册账户等非法用途。

4、诱导“退旧买新”,二次收割

连环骗局:

怂恿消费者退掉原有保险,转而购买所谓“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或“升级保单”;

实则为推广其他违规产品,再次收取佣金。

二、代理退保五大风险

1、资金损失

退保后失去原有保障,若重新投保可能面临保费上涨、拒保等风险;

支付高额“代理费”后,退保金可能被扣留甚至卷款跑路。

2、法律风险

参与伪造证据、恶意投诉,可能被列入保险行业“黑名单”,甚至面临法律诉讼。3、信息泄露

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遭转卖后,可能被用于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4、保障中断

退保后若发生疾病、意外等事故,将无法获得原保单的赔付,损失难以弥补。

5、征信受损

部分退保操作可能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导致未来贷款、出行等受限。

三、理性维权,牢记“三要三不要”

(一)“三要”原则

1、要通过正规渠道维权

如有退保需求,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或前往营业网点办理;

对保险合同有争议,可向当地银保监局、行业协会申请调解。

2、要核实对方身份

自称“监管机构授权代理”“保险公司合作单位”的,务必通过官方电话核实;

拒绝与身份不明的“网络代理”签订任何协议。

3、要保护个人信息

不向陌生人透露保单号、手机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

定期修改账户密码,注销不再使用的金融APP。

(二)“三不要”警示

1、不要轻信“退保理财”话术:警惕“退保投资高收益项目”等诱导,保险保障与高风险投资不可混为一谈。

2、不要签署空白授权书:拒绝签订代理退保协议、委托书等文件,避免被恶意利用。

3、不要参与恶意投诉:勿为短期利益配合伪造证据,真实、合法诉求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四、遭遇代理退保诈骗如何应对

1、立即止损

终止与“代理方”的一切联系,停止提供个人信息或支付费用;

已签署协议的,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2、主动报案

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报警;

向银保监会12378热线举报违规线索。

3、联系保险公司

及时告知保单异常情况,申请冻结账户或修改密码;

重新评估保障需求,避免盲目退保。

(陕西分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