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真正最准资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

以案说险——“亲情陷阱”背后的洗钱迷局

发布时间: 2025-03-14 点击量:

2024年8月,群众‌李明‌(化名)接到远房表弟‌张强‌(化名)的电话,称其经营的“强强保险代理公司”需要临时借用李明的银行账户处理一批“客户退保金”。张强承诺每笔转账支付李明500元“手续费”,并强调“只是走个账,绝对合法”。李明因碍于情面且贪图小利,未核实用途便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

此后3个月内,李明的账户陆续收到来自不同投保人的退保金共计89万元‌,均被要求立即转账至多个陌生账户。2024年11月,李明名下银行卡被监测到异常:其账户频繁发生“投保—短期退保—跨行转账”行为,且资金流向与多个涉毒账户存在关联。经警方调查,张强的公司实为洗钱团伙伪装,通过虚构保险交易将非法资金“洗白”。李明因涉嫌“协助洗钱”被立案调查,虽最终因确实不知情未被起诉,但其银行账户被冻结,并纳入征信异常名单,张强数罪并罚处有期徒刑十年,罚款50万元,没收所有犯罪所得。

案件解析

‌虚构保险交易‌:犯罪团伙以“退保”为名,利用合法保险流程掩盖非法资金转移‌。

‌亲情绑架与利益诱导‌:通过熟人关系降低受害者警惕性,辅以小利诱使其提供账户‌。‌

‌身份信息滥用‌:李明出租出借个人账户,未核实账户用途,被动成为资金流转“白手套”‌。

‌异常交易忽视‌:高频退保、快进快出等特征本应引起警惕,但受害者缺乏基本反洗钱常识‌。

消费者风险提示

‌警惕“熟人陷阱”:切勿因亲情、友情或小利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此类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洗钱共犯‌。

‌规范账户使用:拒绝为他人代收、代转不明资金,避免参与“刷流水”“走账”等可疑操作。

‌主动配合身份核验:办理保险业务时,如实提供个人信息并配合金融机构的客户身份识别要求‌。

‌举报异常行为:金融机构发现“短期退保”“频繁变更受益人”“现金缴付大额保费”等可疑交易,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反洗钱监管部门报送。

‌警示语‌:洗钱犯罪常披着“合法外衣”,利用人性弱点突破防线。守护金融安全,需从拒绝一次“举手之劳”、警惕一份“意外之财”开始。

供稿部门:香港最真正最准资料广东分公司

以案说险——“亲情陷阱”背后的洗钱迷局

更新时间: 2025-03-14 点击量:

2024年8月,群众‌李明‌(化名)接到远房表弟‌张强‌(化名)的电话,称其经营的“强强保险代理公司”需要临时借用李明的银行账户处理一批“客户退保金”。张强承诺每笔转账支付李明500元“手续费”,并强调“只是走个账,绝对合法”。李明因碍于情面且贪图小利,未核实用途便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

此后3个月内,李明的账户陆续收到来自不同投保人的退保金共计89万元‌,均被要求立即转账至多个陌生账户。2024年11月,李明名下银行卡被监测到异常:其账户频繁发生“投保—短期退保—跨行转账”行为,且资金流向与多个涉毒账户存在关联。经警方调查,张强的公司实为洗钱团伙伪装,通过虚构保险交易将非法资金“洗白”。李明因涉嫌“协助洗钱”被立案调查,虽最终因确实不知情未被起诉,但其银行账户被冻结,并纳入征信异常名单,张强数罪并罚处有期徒刑十年,罚款50万元,没收所有犯罪所得。

案件解析

‌虚构保险交易‌:犯罪团伙以“退保”为名,利用合法保险流程掩盖非法资金转移‌。

‌亲情绑架与利益诱导‌:通过熟人关系降低受害者警惕性,辅以小利诱使其提供账户‌。‌

‌身份信息滥用‌:李明出租出借个人账户,未核实账户用途,被动成为资金流转“白手套”‌。

‌异常交易忽视‌:高频退保、快进快出等特征本应引起警惕,但受害者缺乏基本反洗钱常识‌。

消费者风险提示

‌警惕“熟人陷阱”:切勿因亲情、友情或小利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此类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洗钱共犯‌。

‌规范账户使用:拒绝为他人代收、代转不明资金,避免参与“刷流水”“走账”等可疑操作。

‌主动配合身份核验:办理保险业务时,如实提供个人信息并配合金融机构的客户身份识别要求‌。

‌举报异常行为:金融机构发现“短期退保”“频繁变更受益人”“现金缴付大额保费”等可疑交易,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反洗钱监管部门报送。

‌警示语‌:洗钱犯罪常披着“合法外衣”,利用人性弱点突破防线。守护金融安全,需从拒绝一次“举手之劳”、警惕一份“意外之财”开始。

供稿部门:香港最真正最准资料广东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