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真正最准资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和谐动态 > 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

以案说险——谨防“代理退保”骗局,保障自身权益

发布时间: 2025-03-14 点击量:

案例介绍

王女士2019年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每年交纳保费八千多元。近期,王女士因经济周转困难,产生了退保的念头,但又无法接受中途退保造成的损失。这时有“朋友”告知王女士可以找“专业人士”帮忙可以申请“全额退保”。

王女士按“专业人士”要求缴纳了费用,并提供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然后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以销售人员存在销售误导,不了解产品为由向监管进行投诉,向保险公司提出了全额退保的诉求。

保险公司在接收到王女士“全额退保”的要求后,展开调查,仔细核实承保流程,投保材料,未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在明确回复客户不予支持其诉求后,保险公司服务人员还通过产品亮点极力劝说其可通过办理减保来降低交费压力,但王女士执意办理退保。半年后,王女士因患重病住院治疗,但保单因退保已无保险保障,面对治病带来的高昂费用支出,王女士后悔至极。

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消费者王女士具备较强的保险意识,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了保障型保险产品,为家庭建立起风险屏障。但因后续经济压力大,又被所谓的“专业人士”诱导,王女士被“非法代理”抓住了急需现金的心理,进而产生通过“专业人士”实现全额退保的想法,但在缴纳代理费后并未得到“全额退保”的结果,最后又选择了退保,得不偿失。

消费风险提示

近年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乱象因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在此提示广大消费者,“代理退保”存在较大风险,要提高警惕,不轻信所谓“专业人士”的话语,要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维权。

1.一些非法组织或者个人冒充法律人员或业内专业人士,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通过预先支付定金方式收取高额“代理费”。除收取高额的“代理费”外,部分非法代理甚至通过掌握消费者的金融信息,截留侵占资金或唆使消费者向其他金融机构或网贷平台再次贷款,进一步加剧消费者债务负担。

2.“代理退保”组织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如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信用卡恶意透支、办理小额贷款或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

3.消费者退保后,将失去原有的保险保障,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将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消费者后续再次投保,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情况发生变化等原因,消费者将可能面临保费增加、重新计算等待期,甚至条件承保或拒绝承保的风险。

供稿部门:香港最真正最准资料广东分公司

以案说险——谨防“代理退保”骗局,保障自身权益

更新时间: 2025-03-14 点击量:

案例介绍

王女士2019年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每年交纳保费八千多元。近期,王女士因经济周转困难,产生了退保的念头,但又无法接受中途退保造成的损失。这时有“朋友”告知王女士可以找“专业人士”帮忙可以申请“全额退保”。

王女士按“专业人士”要求缴纳了费用,并提供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然后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以销售人员存在销售误导,不了解产品为由向监管进行投诉,向保险公司提出了全额退保的诉求。

保险公司在接收到王女士“全额退保”的要求后,展开调查,仔细核实承保流程,投保材料,未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在明确回复客户不予支持其诉求后,保险公司服务人员还通过产品亮点极力劝说其可通过办理减保来降低交费压力,但王女士执意办理退保。半年后,王女士因患重病住院治疗,但保单因退保已无保险保障,面对治病带来的高昂费用支出,王女士后悔至极。

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消费者王女士具备较强的保险意识,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了保障型保险产品,为家庭建立起风险屏障。但因后续经济压力大,又被所谓的“专业人士”诱导,王女士被“非法代理”抓住了急需现金的心理,进而产生通过“专业人士”实现全额退保的想法,但在缴纳代理费后并未得到“全额退保”的结果,最后又选择了退保,得不偿失。

消费风险提示

近年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乱象因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在此提示广大消费者,“代理退保”存在较大风险,要提高警惕,不轻信所谓“专业人士”的话语,要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维权。

1.一些非法组织或者个人冒充法律人员或业内专业人士,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通过预先支付定金方式收取高额“代理费”。除收取高额的“代理费”外,部分非法代理甚至通过掌握消费者的金融信息,截留侵占资金或唆使消费者向其他金融机构或网贷平台再次贷款,进一步加剧消费者债务负担。

2.“代理退保”组织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如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信用卡恶意透支、办理小额贷款或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

3.消费者退保后,将失去原有的保险保障,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将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消费者后续再次投保,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情况发生变化等原因,消费者将可能面临保费增加、重新计算等待期,甚至条件承保或拒绝承保的风险。

供稿部门:香港最真正最准资料广东分公司